要讓另一半做他自己,如果他很愛喝酒、
很重視朋友……很多不好的習慣,我也要支持這種行為嗎?
「你不用支持,只要在旁邊看著,不用做任何詮釋。先生的行為都呼應著我們內在的狀態。心的運作,超乎想像。但我們會納悶,為什麼先生會喝酒……的行為,跟我有什麼關係?」
經老師這麼一提醒,我有了進一步的覺察:「一回到家門口,看到老公的鞋子就不開心;他不在家,我反而很輕鬆。怪不得,他一直往外跑。」
「我不是一個需要他陪的人,但是看到猛往外跑的行為,我又不喜歡。」這不是自相矛盾嗎?
……
此時,CoCo說:「我們和大伯一起工作,我很討厭看到他,但又氣他常常不來上班(去年一年當中只來10天)。」
在「創造豐足工作坊」中察覺,「人一定要負責任!」的信念,才理解到何以我不能接受「大伯不上班的不負責任行為」。當鬆開了信念的執著後,大伯竟天天準時上班。
奇怪的是,同樣的矛盾念頭,為什麼結果卻大大的不同???
沒有比「無謂的雜念」更自相矛盾的觀念了。那麼衍生出整個世界的知見,豈能稱為「無謂」?你的每一個念頭不是助長真理,就是助長幻覺;它不是延伸真相,就是孳生幻相。你確實有無中生有的能力。(摘自《奇蹟課程》第十六課)
「明明看到老公(大伯)就討厭,但是看到他不在也討厭」,這就是無謂的雜念,這是自相矛盾。如果因「看到他生氣,看不到他也生氣」,衍生出「先生(大伯)乾脆不要讓你看見」,因為你那樣無謂的雜念,已在真實的世界中演出。所以你的每一個念頭不是助長真理,就是助長幻覺。當你還沒有療癒之前,你的每一個念頭,都是孳生幻相。」老師很深刻地揪出問題根源。
「我們的念頭真的是無遠弗及,周遭會怎樣是我們的念頭所造成的。當CoCo收回那樣『人不可以不負責任』的無謂雜念,接受大伯的行為之後,他每天都在9點以前來上班。」
「真正」允許別人做自己,老公(大伯)也可以在平安當中。
【豐足系列】
•我很美麗
•心的方向
(本文由小方、CoCo分享,草食男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