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二日「創造豐足工作坊」課程結束。
六日晚上,家人齊聚客廳喝茶看新聞,冷不防,先生竟然說著:「待會兒一起出去走走吧!」一句話,讓我呆若木雞,噤口不語。(哎!其來有自也)
結婚以來,先生細心體貼,會幫忙做家事,假日也常一起喝咖啡,偶而更會耍個浪漫帶我上山觀看夜晚星空。在許多事情上,總是給予支持鼓勵。儘管如此,有件事卻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~這樣的好老公從未在晚餐過後,答應陪我到附近的緑園道走走!(無論太太如何的軟硬兼施,一律不曾奏效過),而此刻,他卻一反常態,主動開口邀約。(哎!哎!丈二金剛,摸不著頭腦)
然而,就在「行走」十天後的清晨時刻,靈光乍現~我突然察覺到事情的癥結所在,蟄伏許久的「迷團」終於解開。
先生、太太都自認深愛著對方,但是,詳細觀察起來,彼此好像相愛,其實只是把對方綁緊。(摘自《生命教育法》)
原來,我希望的飯後走路是「運動」(調整腳步、呼吸、不可說話、猶如行軍一般),而先生期昐的是「散步」(悠然慢行、怡然談心)。因為認知上的落差,而我又堅持己見,執著於自己的方式才是對的。也難怪二十幾年來,他和女兒雖未表達語言抗議,但父女的反應卻是一致的文風不動 。(哎!哎!哎!始作俑者仍是自己,怨不得別人呀!)
《生命教育法》亦如是闡明:生命教育,是絶不用心中的繩子捆綁對方,已經被捆綁的,要把它解開。
現在,每天晚上,我們夫妻結伴而行,有時聊天,有時沉默。從中,我深刻感受到「這樣也很好,那樣也很好」的自在輕鬆!
感謝妙玲老師的耐心引導,使我得以轉化療癒。當整理好了自己,心中少了分別、對立、批判時,幸福~當然來敲門。
感謝!感謝!感謝!
【這樣很好,那樣也很好之生命教育法系列】
•攏好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