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林縣古坑鄉桂林國民小學
活化校園空間與特色學校計畫
文章來源: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特優學校/雲林縣桂林國小97年計畫
壹、計畫緣起與目的:
96年度設立「桂林.我的家」社區營運中心是我們努力的開始,97年度「桂林身心靈教室」是我們下一階段努力的重點,透過個人、家庭、社區身、心、靈全方位的認識與提昇,我們相信人人都能擁有美好的每一天。
◎本計畫目標如下:
一、持績運用校園閒置空間,設置「桂林身心靈教室」,深化學校本位課程
「大自然筆記」,以「桂林藝術家」、「生態小尖兵」、「桂林童話」及
「桂林親善小天使」,四大主題課程內容,串聯原有「桂林.我的家」社區
中心的成立,提供學生具體實作及體驗學習的成果。
二、建構社區及學校共有的合作場域,提供社區營造、產業發展及學校學生
學習實作的複合式中心,促進學生對社區的積極認識,並培養訓練社區營造
人才。
三、結合地區特色資源,整合經營桂林社區產業文化、山川景觀、自然生態以
及人文資產,讓來到桂林的遊客可以透過這個中心,整體理解桂林之美,建
構適於親近及樂於接觸的環境空間,並因此願意深入探訪,體驗桂林之愛。
四、藉「桂林.我的家」之營運及第二階段「桂林身心靈教室」之規劃啟用,
促進社區民眾對學校教育與社區營造的參與,逐步建造「桂林幸福學堂」,
以及成就健康快樂感恩惜福「桂林養生村」的願景。
貳、辦理單位與資源應用
一、指導單位:教育部、雲林縣政府(教育局)
二、承辦單位:雲林縣古坑鄉桂林國民小學
三、協辦單位:桂林社區發展協會、
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、
元培科技大學資管系、
環球技術學院幼保科志工群、
財團法人慈訊文教基金會、
雲林故事人
四、目前與學校及桂林社區有合作關係的社群包括:
1.桂林舞集:由桂林的社區媽媽所組成。
2.桂林志工隊:有土石流防災自衛隊、環保巡狩志工隊、社區媽媽志工隊、資訊
志工隊、導覽志工隊、產業志工隊、青年志工隊等七支隊伍。
3.桂林少年直笛團:由桂林國小的小朋友組成。
4.桂林生態導覽解說隊:由通過特有生物保育中心認證考試的導覽解說員組成,
成員除桂林社區的四位成員外,還包括多位居住於其他社區,但也關心桂林生
態環境並通過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生態認証的解說員。
5.元培綠愛團隊:由元培科技大學資管系的學生組成,協助桂林社區建置生態資
料庫、紀錄生態歷程、開設資訊課程、維修資訊設備、設計製作網站及線上課
程等。
6.永光教會:教授書法、國畫、二胡等藝文課程。
7.林北社區大學:教授有機農業、農產品加工、農業轉型等課程。
8.特有生物保育中心:開設生態導覽解說培訓課程,協助社區培訓導覽解說員。
9.雲林縣社造中心:提供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課程與資源。
10.雲林縣文化局:提供社區幹部研習課程的經費。
五、桂林人文生活豐富並有許多相關資源:請參考附件一(桂林社區導覽摺頁)
(1)古道
‧苦苓腳古道(健康步道):
早期桂林的主要聯外道路,是清晨運動賞鳥的好去處。
‧人猴走溪步道(快樂步道):
桂林人童年的遊樂天堂,清冽的冷泉spa是夏天的最愛。
‧鐵國山步道(感恩步道):
當年柯鐵虎抗日據點,是桂林人用生命捍衛家園的史蹟。
‧蜈蜞坪古道(惜福古道):
沿線蕨類生態豐富,接冷水坑步道可探訪更多原生植物。
(2)水文
桂林社區沒有自來水,向來以自然湧出山泉水作為飲用水。冷水坑流域、以
及蟾蜍嶺與景水聚落交會處的「三溝水」區域,湧泉終年不絕,都是桂林社
區的重要水源地。苦苓腳古道的出水口以及鐵國山的出水口,也都曾經是桂
林人重要的飲水來源。
(3)日據時期遺跡:景水聚落後的鐵國山地區,是古代柯鐵虎抗日的古戰場與聚
落所在。本社區蜈蜞坪古道沿線,亦留有二次世界大戰時躲避空襲用的防空
壕,以及日據時代日本人在本社區山區栽植咖啡的咖啡園與工作站,都非常
具有歷史意義。
(4)自然環境:本社區為山坡地形,部份開發為梯田,部份則保留原始地貌,除
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外,在人猴走溪流域也有特殊的小黃山崩塌惡地地貌
。氣候上,夏季午後多雷陣雨,冬季夜後多濃霧。多樣化的珍貴環境,讓桂
林社區的生態保育教育工作更形重要。茲簡介社區的自然資源如下:
A.木本植物:無患子、茄苳、荔枝、酸楊桃、松柏、檸檬桉、芒果樹、
山黃麻、野桐、大葉榕、鳥榕、落雨松、楠、杜英等近百種。
B.草本植物:蕨類、毬蘭、絹毛鳶尾、大花曼陀蘿、玉珊瑚、山苦瓜、
毛西番蓮、冇骨消、馬蘭、杜若、菁芳草、冷清草等數百種。
C.動物資源:台灣彌猴、松鼠、鳥類、蛙類、魚類、蝴蝶、蜻蛉、甲蟲
、各類昆蟲。
(5)景觀資源
桂林社區的景觀資源豐富,茲以圖片列示如下:
A.百年老樹:無患子、茄苳、荔枝、酸楊桃、松柏、檸檬桉等。
B.特色廟宇:受山宮、鎮東宮、石頭公、百年土地公廟。
C.古文物:桂林社區的古文物頗多,多數收藏於桂林的
「好時節庭園博物館」中。
(6)產業資源:桂林社區的產業以農為主,包括:咖啡、茶葉、竹筍、柑橘等。
六、未來一年,本計畫會運用到的相關組織與分工情況
組織類別
|
組織名稱
|
分工
|
---|---|---|
廟宇
|
受山宮
|
鐵國山(感恩)步道教學場地提供
|
社區志工
|
巡狩環保志工隊
|
社區環境持續清潔整理
舉發破壞環境及生態之行為 |
導覽志工隊
|
生態課程導覽解說及帶領學生實習
「桂林.我的家」社區營運中心之管理 |
|
產業志工隊
|
籌組桂林農特產品產銷班
將精緻安全農業觀念推廣至學校 |
|
社區媽媽志工隊
|
社區風味餐研發並提供學生參與機會
農產加工之研發 |
|
資訊志工隊
|
電子商務網站架設與維護
社區資料資訊化 |
|
少年志工隊
|
提供學校學生參與社區實務機會
|
|
學校單位
|
元培科技學院
|
社區商品營養成分分析
社區果醬料理之研發 社區電子商務網站建置 指導資訊志工隊進行架網及資料數位化並進行社區資訊人才培訓 |
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
|
協助「桂林.我的家」社區營運中心之硬體規劃及營運
|
|
藝術團體
|
桂林舞集
|
學校及社區活動之參與與表演
|
許嘉誠綜藝團
|
學校及社區活動之參與與表演
|
|
桂林少年直笛隊
|
提供學生參與社區活動的機會
|
|
桂林二胡隊
|
學校及社區活動之參與與表演
|
|
非營利組織
|
社會關懷協會
|
協助申請老年與弱勢權益
|
社區希望聯盟
|
協助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
|
|
工藝研究所
|
協助開發與推動石器工藝
|
|
特生中心
|
協助生態保育與培訓社區生態解說員
|
參、實施內容:
本計劃配合學校與社區合作的遊學課程規劃:「桂林幸福學堂遊計畫」(附件二),發展課程,以「桂林藝術家」、「生態小尖兵」、「桂林童話」、「親善小天使」四大主題跨領域相互聯結,以延學校本位課程為策略,預期達成以下目標:
一、透過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,提昇學生藝術創造能力,建構「桂林藝術家」。
二、透過自然領域教學結合學校社區環境,培育「生態小尖兵」,主動探索生態
環境,擔任生態解說任務 。
三、透過語文領域教學,發展學生良好語文基本能力,結合語文及社區發展之理
念,落實表演藝術及語文能力提昇。
四、透過社會領域結合社區營造歷程,協助學生及社區人士發展「善念善行」,
邁向幸福生活,建構學校及社區成為「桂林幸福學堂」,邁向健康快樂感恩惜
福「桂林健康養生村」的願景。
◎課程內容架構圖:見下頁
◎計劃架構圖
註:計劃架構圖說明
1.桂林幸福學堂-以德為本
2.課程主軸:桂林藝術、生態小尖兵、桂林童話、桂林親善小天使
3.活化校園硬體修建-身心靈教室(探索期>轉換期>運作期>進階期)
4.具體策略:
桂林藝術-
‧樂器學習(胡琴、國樂、直笛)
‧充實裝置藝術與彩繪藝術品。
‧舞蹈創作、歌仔戲學習、小書製作、攝影特寫、寫生等。
‧草編、童玩製作。
生態小尖兵-
‧製作校園及桂林步道生態地圖。
‧利用生態解說培訓,提昇語文教學品質。
‧設置生態池。
‧認養校園植物。
‧教材數位化。
桂林童話-
‧讀報教育推廣。(低年級以週刊為教材)
‧閱讀心得交流、分享及發表。
‧製作桂林童話電子報。
‧擔任社區老人關懷小天使-電話關懷。
桂林親善小天使-
‧社區營造及鄉材資料融入社會領域教學。
‧核心價值落 實生活,善念善行,擔任社區親善小天使。
‧茶道、咖啡課程學習。
‧遊學課程參與。
5.結合社區
6.願景-健康.快樂.感恩.惜福「桂林健康養生村」
肆、實施方式:
(一)建立校園內部共識與社區共識
1.透過校務會議及領域課程小組會議,凝聚學校教師共識,參加雲林縣政府小校
優質轉型計畫,並開始發展「桂林幸福學堂」的課程計畫。(已於96.08.02日通過)
—並決議爭取經費修建閒置倉庫成為「身心靈教室」以配合學校課程多元發展及
提供社區終身學習場所。
2.透過社區發展協會理監事聯席會議及幹部會議,進一步凝聚社區共識,共同努
力建構桂林幸福學堂及成就桂林養生村。(已於96.9.12日辦理監事聯席會議通過
同意推動社區幸福成長系列課程:包括有農業成長班、農特產品加工班(含風味
餐班)、社區導覽學習班。另配合學校課程,鼓勵村民參與桂林國小優質轉型說
明會及「幸福家庭研習系列課程」--含長青、家長、學童組課程同時進行。
(二)成立學校「桂林幸福學堂」課程推動小組。
1.進行課程推動任務編組。2.訂定推動流程及相關進度。
(三)成立社區「桂林幸福學堂」邁向「桂林健康養生村」推動小組,整合各項資源
,提出可行計畫。
1.邀請社區各領域傑出且有意願參與社區營造之人士共組推動小組。
2.配合桂林社區第三年六星計畫及社區關懷據點設置計畫,以及結合桂林國小活
化校園、創造力教育、家庭親職教育、新住民教育、及優質轉型計畫,全面策動
社區居民加入學習行列。
(四)配合學校課程及營運團隊計畫,進行軟硬體的規劃建設與推動。
1.依據學校課程規劃及營運團隊營運計畫,與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進行
細步討論、規畫完成。
2.邀請村民含營造及水電、木工等技術人員,以點工購料方式,共同修建「身心
靈教室」。
伍、實施時程:
|
96年
10月 |
96年
11月 |
96年
12月 |
97年
1月 |
97年
2月 |
97年
3月 |
97年
4月 |
97年
5月 |
97年
6月 |
97年
7月 |
97年
8月 |
97年
9月 |
97年
10月 |
97年
11月 |
97年
12月 |
計畫申請
|
- | - | - | ||||||||||||
硬體建設
|
- | - | - | ||||||||||||
桂林幸福學堂課程發展及實施
|
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
社區老樹節(含星光音樂會、學校社區成果展)
|
- | - | |||||||||||||
小小導覽員及教師進階訓練營
|
- | - | - | - | - | ||||||||||
開辦桂林遊學課程
|
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
開辦老中青小幸福成長課程
|
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
推動社區營造
|
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 - |
成果彙整經費核銷
|
- |
陸、預期效益:
一、使堆置雜物的倉庫賦予新生命,提供舒適便利,視野極佳的學習環境,供學生
及社區人士高度使用,協助學校優質轉型,並讓社區六星計畫中社福醫療、產業
發展、人文教育、環境景觀、環保生態五大面向同時並進,相輔相成。
二、發展學校本位課程,透過參與社區營造,以「知識走出書本,能力走進生活」
,並且因著「桂林幸福學堂」課程及理念,得以體會生命「學習」的意涵,擁
有真正「幸福」的生活。
三、桂林養生村建構發展成熟的模式,將可以提供雲林縣民另一種農村生活型態,
幫助人們省思生命的意義及生活的本質,並逐步建置人文、環境與自然學習中心
。「桂林幸福學堂」的生活生態遊學計畫,提供山區農村產業更寬闊的發展方向
,也幫助國人了解台灣農村特色,不同景觀、人文、生態及生活民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