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件一:
最近兒子和媳婦搬回來住
。我們之間的生活習慣大大的不同,我為了家庭的和樂,忍住不說。可是多年未發病的支氣管問題又發作了,我察覺這可能源自「我為了表現我是好媽媽、好婆婆的器度」的忍氣吞聲,壓抑了自己的感受而將轉移至身體疾病。
我開始慢慢學會表達我的想法,不再一味地配合他們習慣而隠藏自己的情緒。我的支氣管毛病竟也逐漸好轉。
事件二:
我的媽媽常常在大家回去探望她時發牢騷:「我做家事做到手很痛。」我告訴她不要再做了。可是媽媽卻抱怨:「如果我不做,誰會做呢?」我知道這是媽媽向子女討愛的方式,可是這樣也讓為人子女的很內疚。為什麼希望孩子能關心她,卻以這種方式讓孩子反而逃得更遠呢?
幸福報報 |
明明身體是有病痛的,不是這裡酸,就是那裡痛。為何你還說「我的身體是中性的」?因為,身體的狀態是隨著心的狀態在做改變。我們常以為身體會呈現這個樣子(感冒、腰酸背痛、頭痛、胃痛……),就是身體本身出了狀況,與心的狀態是分開的、無關的。 《奇蹟課程》的〈練習手冊〉:「我的身體是全然中性的。……中性之物是不可能看到死亡的,因為它裡面尚未滲入恐懼的意念,也尚未染著否定真愛的心態。」(W-294.1:5) 只要我們滲入了恐懼的念頭──如果我没有做事,他們就不會愛我;如果我没有做,就顯不出我的重要性;如果我没有做,我就不是好媽媽……這就是恐懼的意念。 我們真正對愛的心態是不清楚的。對於媽媽以這種方式在討愛,可是她說的話卻是讓愛遠離,與愛背道而馳,這就是否定了真愛。 可是,我們有多少人是以這樣的心態來掠奪愛? 《奇蹟課程》的〈練習手冊〉:「只要它還有用處,那個中性本質便成了它的護身符。等到它的存在目的結束了,人們便可棄它而去。不是因為疾病、老化或是受傷的緣故。而是因為它已失去了作用,人們不再需要它而棄置一旁。」(W-294.1:6) 我們的身體被我們變成一種操控的工具,它就不是中性了。為了某些目的,利用身體去做些什麼,你當然會生病、會損傷、會老化……,因為你把身體當做工具、當做你想要勒索愛的器械……。你透過身體而達到你想要的目的,那你的身體就不是中性了。 所以,我們會生病的原因是──因為我們的潛意識中,想要替身體獲得我們想要的某些目的。你如何讓身體恢復中性?讓身體單純就是具身體,它不需為某些目的而存在。 我們利用身體去獲得我們所要的東西,也就是當我們用身體來做為達到目的的籌碼以證明:「身體出了某些狀況,就是因為你……,所以我現才會……,我發生這些狀況就是要你來負責。」此時,你會死亡、衰敗……皆因你拿身體當工具! 只要你還樂此不疲地操弄這樣的把戲時,就會讓身體繼續不斷地產生各種狀況。 切莫一著不慎,滿盤皆輸啊! 註:「幸福報報」専欄是由慈訊的教師群,就學員的提問所做的精闢解析。 |
小編的話:在理解媽媽的討愛模式之餘,也不忘在日常生活中多關心她的健康照護之需求,如請人打掃、復健、買護具……等可以先解除她目前因討愛行為所衍生出的病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