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前一陣子,我的焦慮又突然來襲,想去掛病號。此時有一個聲音在耳邊悄悄升起:為什麼你自己這麼没有力量。我取消了掛號,重新正視這個它:「為什麼焦慮一來,我就完全被擊垮,而認為藥可以讓我回到平安?」經過這次與的內在對話後,讓我察覺到,「焦慮」,它一直都在,每個人內在都有焦慮,這是一個正常的情緒。曾經,我以為自己不正常,只有我才會焦慮。而我把它嚴重化了。這次我陪伴著自己的焦慮,看著它,不再將之標籤化。
在一次與好友的衝突中,我發現自己一直不接受當媽媽的角色。所以,我不喜歡做飯、帶孩子的工作……等我自認為没有意義、没有價值的事。我不喜歡煮飯,導致於在家中會覺得害怕,因為那些都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,是不得已而做的。
可是,很奇怪的是,當我把孩子顧好、很用心地煮了一頓晚餐時,我卻有莫名其妙的安定感。然而,當我安定自己,盡本分去做我該做的事時,我卻有異想不到的平安。原來,逃避問題反而導致恐懼的產生;勇敢面對問題、做好它,恐懼就會消失的。
焦慮只是一種情緒而已。
我發現,我不用再吃藥了!我是有能力解決問題的!
š幸福報報 › |
可是,有多少人能誠實面對問題?不是將它壓抑,就是投射出去,怪罪別人為何讓我不開心?若是又回到舊習性,用藥物切斷那恐怖的感覺;或打罵小孩來轉移焦慮的感覺。 你罵小孩不是小孩犯了什麼錯,而是不想去面對自己的情緒,小孩犯了一點錯,你就會說:「就是因為你……,才讓我很生氣。」藉著修理小孩,你轉移了焦慮、恐懼,而振振有辭地說:「是你讓我生氣,不是我讓我自己生氣。」 註:「幸福報報」専欄是由慈訊的教師群,就學員的提問所做的精闢解析。 |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