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改命改運不如改個性民國八十四年爸爸在創辦「慈訊」,為慈訊取名字的時候,他說:「慈」,就是給人快樂;「悲」,就是拔人痛苦;慈訊,就是「慈愛的訊息」,慈訊就是在做「掏」(台語音ㄊㄠˋ,「解開」之意)人心結、醫人心的工作。慈訊的理念,以生命教育法為主軸。生命教育是追溯生命的本源,也就是「唯觀實相」和「感謝」的教育;生命教育強調人人實相完全圓滿:罪本來沒有,惡本來沒有,病本來沒有,現象本來沒有;每個人都是高尚的靈魂的存在,有著幸福、光明、親切、真實的本質與內涵!爸爸常說:「大部份的人其實是很沒有自信的。」生命教育法深入探討造成生命痛苦的問題根源;沒有自信,源自於內在批判自己、否定自己、不滿意自己的聲音。因此,我們的內在會不斷譴責自己,也會怪罪別人,因而生活在痛苦當中,孩子也無辜地變成了父母互相怪罪之下的犠牲品。其實,真正的自己,是和宇宙的愛連結的,是清淨無染、完美無瑕的。爸爸說:「要打破心的牆壁,才能夠和宇宙的心連接。」爸爸指的是,要打開封閉的心,用開放的心和宇宙的愛連結。瞭解這一點,把自己整理好了,才有可能收回內在永不休止的投射,才有能力給愛,才有能力愛自己、愛別人。沈老師也常說:「改命、改運,不如改個性。」個性改了,命運也會跟著改變。感謝爸爸創辦慈訊的美意和遠見,不只幫助了很多家庭,就連身為子女的我們也受益匪淺;在與慈訊夥伴們一起成長的這幾年裡,自己療癒了許多,孩子們也很自然地跟著療癒了許多。真的是「父母成長了,孩子也跟著成長;父母療癒了,孩子也跟著療癒」。

世間無歹人

爸爸媽媽在很年輕的時候,就潛心研讀谷口老師的「生命實相哲學」;夫妻兩個人每天早晚一定認真祈禱。爸爸媽媽深知:「祈禱」能夠淨化心靈,喚醒內在無限健康圓滿的本質,並喚醒內在的無限力量。為人祈禱或互相祈禱,一方面唯觀實相,一方面能體會「自他」的「一體感」,同時也是在實踐「無條件的愛」。爸爸說:「只要能喚醒內在的神性、佛性,世間就沒有歹人。」爸爸生前曾叮囑我,要再寫慈訊的第四本書-「感謝日記」(內容以各方面實用的祈禱文為主)。預計明年春天一定可以完成爸爸的這個心願!爸爸曾經開玩笑地說,應該把見面的問候語「你今天呷飽未?」改為「你今天祈禱了嗎?」

我還要再來

人喜歡聚集在哪裡?人喜歡聚集在有「愛」的地方。

人喜歡回到哪裡?人喜歡回到被欣賞、被接納、被相信的地方。

大約十多年前,我陪同爸爸一起參加埔里玉佛寺主辦為期十一天的教師佛學夏令營。課程結束當天,開車載爸爸回家的路上,爸爸說了一句話:「我還要再來。」當時初學佛的我,著急地說:「爸爸,你不可以這麼說。」我是害怕爸爸再來人間受苦。現在,我逐漸可以體會爸爸的願心了。在爸爸的心中有一個理想世界,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得到溫暖、關愛,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可以依賴、撒嬌。

爸爸的腳步  

十多年前慈訊還在草創之初,經常開車陪爸爸上山下海。有時候接到個人演講的邀約,爸爸會鼓勵我:「辛苦一點,妳多跑跑,這是掏人心結的工作,再遠都要去。」有時候深夜開車獨行於偏遠黑暗險峻的山路,不懂事的我內心不免抱怨:「爸爸,難道你都不心疼女兒嗎?」現在我終於瞭解,原來,這是沈老師的愛,是沈老師常說的「無我」、「無私的愛」。他說:「無條件的愛,就是宇宙的心,就是宇宙的愛。」八十四歲的父親,南北奔波上課,從不覺得辛苦,從來沒有聽過他說一聲「累」,真的。他說,「我這根蠟燭,燒到乾為止」、「做到做不動為止」。有時候半夜十一、二點,父親還在耐心接電話,為學員掏心結、解惑。八十四歲的爸爸,身影顯得老邁,步伐卻總是快速急促;跟在爸爸後面,如果不稍作小跑,常常會跟不上。為什麼爸爸的腳步這麼急促?我想,他是「怕來不及了」、「可以再多做一些」。我漸漸可以體會爸爸的心情了。現在,每當我獨自開車到很遠的山上上課時,我感覺我是被愛的,我感覺心中充滿了愛,我感覺爸爸的愛在我心中。「慈訊在做掏心結的工作,再遠都要去…」這是爸爸的腳步。爸爸,我們跟隨你的腳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