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「《奇蹟課程》&《光的課程》共修會」之感動.如聆現場

婚後我對孩子的呵護是無微不至,除了每天的接送外,不論刮風下雨,我一定給孩子凖備熱熱騰騰的愛心便當,陪伴孩子念書、寫功課,並帶著孩子來回穿梭在才藝班、補習班之間。我自認為是一百分媽媽,但我很少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一件事:這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嗎?

源自小時候,父母因為事業忙碌,無暇照顧我們的生活起居,所以生活就全交由阿嬤來照料我們。幼年時候的我渴望有一個正常上下班、生活作息規律的父母,能陪著我看書、玩耍……。這樣未被滿足的願望,在我當了媽媽之後反而成了一種自我的要求,以為這樣做才是好媽媽。

因此,我很用心、用力地陪伴孩子長大,在孩子身上花很多的心思,去彌補小時候没有享受到的或没有經驗到的一些事物。可是當我以很用心、用力的方式去做每一件事時,孩子卻感受到不是愛而是壓力,認為媽媽過度介入了他們的的生命。因此,孩子不斷地以各種方式逃離我的關心,並將他們生命中極大多數的能量耗費在抵抗媽媽。

孩子回應給我的,不僅讓我得感到很挫敗、無力,甚至認為孩子是我一生中很大的包袱。

在進入慈訊之後,我逐漸地理解到,「兒孫自有兒孫福,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,他不是來圓滿我小時候未被滿足的需求;孩子有孩子的福份,孩子有孩子詮釋生命的方式」,因此我學會了信任、交託,信任每一件事的發生自有它的美意。

若是我們没有自覺,而一味地想用很多的心力去做一些我們自認為是愛孩子的事,其實只是我們在滿足自己幼年未被滿足的期待和願望而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fa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